科技創造「心」溫度:AI互動日記陪伴學生走出心情低谷
【人工智慧跨域研究中心訊】
作為現代文明病之一,憂鬱與孤獨的議題日益受到社會重視,各界也正努力尋找解決方案。本校榮獲2024 AI跨域永續創新競賽佳作的學生團隊「Social Walking」對此設計出一款 AI 互動日記 App「Zigi」,讓使用者在日記上與AI角色邊聊邊寫,善用科技的力量,讓面臨學業壓力或情緒困擾的學生有一個即時、隱私的談心空間。
「Zigi」提供日記書寫、行事曆、天氣預報等基本功能,一天一頁一圖,翻頁式操作,介面很簡單,除了主打的 AI 角色陪伴之外,Zigi 還透過生成式 AI 的感知能力來理解日記中的文字話語,再以 StableDifussion 技術生成符合情境的封面圖,實現以美術療癒心靈。另外,日記上還有「AI 寵物」,目前有狗與貓可選擇,當主人寫日記的情緒變得強烈時,牠就會發出汪汪(或喵喵),讓主人感受到陪伴與關心。
回到 AI 角色陪伴這件事,「在現實中,找個人來陪伴自己的成本不小,但 AI 卻很容易實現這件事,因為如今的 AI 已經能與人進行某種程度的溝通,而且重點是它能隨時在線,絕不會累。」談及提案的初衷,隊長黃經緯(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)提到目前各大專院校的諮商中心經常爆滿,顯示青少年多麼需要情緒支持,孤獨與無助的問題已成為社會層級的重大議題,他舉例韓國政府日前編列四千億韓元預算來解決孤獨議題,說明心理健康議題的急迫性,然而,市面上類似的 App 幾乎都是單純一對一對談的架構,「你問他答,無法聚焦於心靈,但『Zigi』以日記作為使用者與 AI 角色之間的共同媒介,很容易創造出有溫度的互動方式,這就是『Zigi』的親和力優勢。」黃經緯解釋。目前「Zigi」上有多個 AI 角色可供使用者選擇,包括能提供中文書寫建議的「張小玲」(模擬張愛玲轉世)、協助改進英文寫作的「英文日記家教」、以及能在日記中發現事物軌跡與洞見並提出思考觀點的「生產力大師」等等,讓使用者在抒發心情之餘也能學習與成長。
三位團隊成員是在「文化研究方法」課程中認識進而組隊的,這堂課對於觀察社會的方法提供了很大幫助。團隊在開發過程中面臨到諸多挑戰,首先,成員們在討論案例中體會到人的心靈很複雜,但現今的 AI (LLM) 能力其實是鸚鵡學舌,善於模仿卻沒有真正的情感理解能力;其次是需要謹慎處理 AI 輔助失當與過度依賴的可能,強調嚴重心理問題仍需有專業人員介入,並輔以 AI 扮演好「思想觸媒」的角色,提供新想法來幫助使用者跳脫煩惱迴圈。團隊未來將致力於建構更完善的心理模型,提供使用者適當且和合宜的引導。
展望未來,儘管 AI 陪伴仍有諸多限制,但在特定場景下確實能發揮其價值。「像是在養老院或醫院,許多人可能一整天都沒有交談對象,」黃經緯指出,團隊提出的方法是讓使用者能將心事與 AI 共享,並以創意科技模擬人類溫度,「雖然 AI 無法取代真實人際互動,但至少能讓使用者的思維活躍起來,避免心理上的孤單。」透過 AI 與人文的結合,「Zigi」 AI互動日記(https://zigi.cc)的出現,或許能為現代人日益嚴重的孤獨感,找到溫暖「心」出口。
談及計畫初衷,黃經緯認為孤獨是現代社會不可忽視的議題。(圖片來源:AI中心)
團隊成員探討孤獨案例,肯定 AI 陪伴在特定場景下能緩解這個問題。(圖片來源:團隊提供)
#2024AI跨域永續創新競賽
#AI 互動日記 App -Zigi
採訪編輯:蕭爵非、李晏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