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文章

人工智慧的由來

【科學家們的AI之夢—那年夏天,在達特矛斯】

 

      你可曾想過,複製一個自己,並儲存到數位世界?或者也想過,打造一個理想的管家,陪伴你、幫你自動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?可能嗎?可以嗎?為什麼?

      我們對人工智慧的需求,源自對於保留人類技能、思維、藝術、知識....的種種想像與渴望。早期文學創作,例如『木偶奇遇記』的皮諾丘、『綠野仙蹤』中的機器人和稻草人;近期則有像漫畫作品『銀魂』中的家務型機器人小玉、和戰鬥醬油兩用機器人三郎,這些幻想作品中的機器人,都顯露作者想要賦予非生物種上的不同程度的人類能力,以及隱含、對應著人類不同面向的渴求。

      這些機器人們大多忠於以下兩種原型,姑且可歸納其功能如下:(1)全能機器人:其設定趨近於人類,和人類學習的過程類似,有些作品中甚至發展出自我意識;(2)特定技能機器人:因為資源有限,而單純只提供有限的技能,例如專用於戰鬥、趕烏鴉、或在白飯中加入醬油。自從電腦發明以來,其後的人工智慧發展歷程,也神奇地以這兩種原型概念為主流,發展數十年至今。[1]

 

科學家首先生為人類,然後才成為科學家

      眾所周知,我們迄今使用的電腦系統,約在1940~1950年之間,是從一邊摸索研發、同時一邊在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,逐漸建立的第一代電腦。此後的十年間中則使用這樣的第一代電腦[2],科學家們展開他們對於人工智慧的想像及建構。      

   

圖一、
左:1956年的第一代電腦『IBM 305 RAMAC(隨機存取記憶體記帳系統)』[3]
右:所搭載的硬碟『IBM 350』容量5MB[4]

圖二、1963年的牛車載著『IBM打孔卡機(讀紙卡資料的電腦)』,漫步在台北羅斯福路[5]

        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1955年,由四位科學家組成召集小組,提出隔年(1956年)夏天在達特矛斯學院,進行兩個月的人工智慧研究計畫,並預計由洛克菲勒基金會提供資金支援此會議[6]。召集小組的四位科學家,在後來的資訊科學界的貢獻及定位,都是巨擘級的人物:

  1. 夏農(C. E. Shannon):當時為貝爾實驗室的數學家;人稱「資訊理論之父」。
  2. 明斯基(M. L. Minsky):當時為哈佛大學的數學與神經學初級研究員;使用深度神經網路研究的朋友,有一定機率聽過他的大名。
  3. 羅徹斯特(N. Rochester):當時為IBM公司的資訊研究經理;後來在IBM中主導各種人工智慧專案,包括我們熟知的跳棋、西洋棋。
  4. 麥卡錫(J. McCarthy):當時為達特矛斯學院的數學助理教授;LISP語言的創造者。

在這份來年即將舉行的人工智慧會議計畫書中,主辦者列出了幾個在人工智慧的發展有益的探討方向,時至今日看來,仍然相當具有參考價值:

(以下綱要的描述為筆者個人解讀,若要觀看原計畫書內容,請點選此連結

  1. 自動化電腦(Automatic Computers:如上所述,當時的電腦還不太能夠支援寫程式,所以要研發一個具有人工智慧的系統,必須要開發可以根據程式指令執行的電腦。
  2. 自然語言處理(How Can a Computer be Programmed to Use a Language:一個具有人工智慧的系統,必須要和人類對話。最好可以寫程式控制,讓電腦使用人類的語言。
  3. 神經網路(Neuron Nets:以人類神經網路為基礎發展的概念,主辦者之一的Marvin Minsky提供了部分研究成果。設計電腦,讓它模仿人類神經系統,現在已經證明對於特定任務而言,採用神經網路(或現在的深度學習網路)架構,可以達到很好的效能。但是,與會眾人只能使用數學證明,因為當時的電腦及資訊處理能力皆不足以實作這個概念。
  4. 計算理論(Theory of the Size of a Calculation:找出一些理論、或通用原則,看看某些方法會不會很複雜,要計算很久。相信資訊科學領域的同學一定不陌生。
  5. 自我改善(Self-lmprovement:如何讓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進行自我成長?(幫電腦報名夏令營、或健身房?)計畫書中雖然提及有人已有實作的方向,但實際作法不明。時至今日,我個人認為這項是人工智慧領域中,最複雜、實作面向牽涉最廣的任務之一。
  6. 抽象化(Abstractions):作為一台具有智慧的系統,從環境中的繁複訊息進行抽象化,之後才能使用有限的電腦資源進行計算。這一項是不是程式語言課的必考題?
  7. 隨機與創意(Randomness and Creativity):為了模仿人類的創造力,當時部分科學家認為,有創造力的思維似乎從隨機中產生,所以要鼓勵電腦從事一些天馬行空的活動,製造創造力嗎?不過這個概念,後來確實大量使用於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實作,例如我們熟知的圍棋對戰系統AlphaGo[7]

 

      1956年夏天在達特矛斯學院,如期舉行人工智慧研究計畫,會議期間為一個月,從此資訊科學界,有了『人工智慧』這個值得窮盡人類智慧深入鑽研的課題。主辦人明斯基和麥卡錫全程參加會議。此後,他們到了麻省理工學院(MIT)一起成立了人工智慧研究室。再此後,電腦計算速度等比飛升,價格急速下降,體積愈來愈小愈精巧….終於,科學家們迎來了希望的曙光。

 

(如果有下集的話….那就待續….)

撰文者:政大人工智慧與數位教育中心   吳怡潔研究員


[1] 人工智慧發展史中,有些文獻會提到強人工智慧(Strong AI or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)、與弱人工智慧(Week AI)。基於我個人的觀點,無論哪種型態的AI,都是根據人類的需求而創造的,不應有強弱之別。

[2] IBM 305 RAMAC的宣傳影片,Computer History Archives Project。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yWsdS1h-TM

[3] IBM 305 RAMAC System, IBM. https://www.computerhistory.org/revolution/memory-storage/8/259/1044

[4] IBM 350 disk storage unit, IBM. https://www.ibm.com/ibm/history/exhibits/storage/storage_350.html

[5] Mobile computing, IBM. https://www.ibm.com/ibm/history/exhibits/vintage/vintage_4506VV2257.html

[6] A Proposal for the Dartmouth Summer Research Project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, John McCarthy. http://www-formal.stanford.edu/jmc/history/dartmouth/dartmouth.html

[7] AlphaGo, Wikipedia contributors.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AlphaG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