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類對AI的矛盾情結—IBM不開心的股東和客戶們
上一回我們講到,有一群懷抱著人工智慧之夢的科學家們,即使現實條件沒有很好,仍然召開名為「人工智慧」的夏令營研究會議,努力地討論、規劃、創造目標、追求理想,這樣感動人心、令人眼框泛淚的歷史。然而,在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過程中,從各種預設立場、各種角度理解這個領域的人們,表現出截然不同的行動。
想要靠AI算數學、玩遊戲的科學家們
達特矛斯會議主辦者之一的羅徹斯特(Nathaniel Rochester),前幾年設計了可執行程式指令的IBM 701電腦,作為業界人士及研究者,除了為各大研究單位供應硬體設備以外,當時他在IBM公司中帶領一個跨領域的研究部門,包括圖型識別、訊息理論、和交換電路理論。他也結合了另兩位達特矛斯會議主辦者—明斯基和麥卡錫—的神經網路理論,在IBM 704上進行了模擬並發表論文 [1]。不過,羅徹斯特的興趣,主要還是比較想讓電腦計算數學難題[2]。
此時,約於1957年,在RAND發明IPL(Information Processing Language)的紐維爾(Allen Newell)和賽門(Herbert A. Simon)已經完成了邏輯理論家(Logic Theorist,公認第一個AI程式)、準備開始執行通用解題器(General Problem Solver);明斯基則寫了一個小型模擬程式,用來證明一個簡單的高中幾何定理。羅徹斯特一方面受到這些競爭者的刺激,想要開發一個可以在IBM電腦上執行的幾何解題器;一方面又覺得,需要發明一個、能夠結合IPL那樣定義操作符號、以及像FORTRAN利於計算,兼具兩者優點的新語言。剛好IBM有個新進的、對研發超級熱情的物理博士、格倫特(Herbert Gelernter),羅徹斯特就把這個任務全權交給他。幾年後,格倫特克服了重重困難,完成了幾何定理證明機器(Geometry Theorem Prover/Machine)[3],以及用來控制這台機器的語言、基於FORTRAN延伸的列表語言(FLPL)[4]。操作者需要先輸入已知條件,讓機器找到證明的解。
一切都感覺很好,電腦什麼事都辦得到。羅徹斯特手上同時還有薩繆爾(Arthur Samuel)的AI跳棋專案、以及伯恩斯坦(Alex Bernstein)的AI西洋棋專案。這些人工智慧遊戲都應用了IBM 704的機器,以及他們在程式中撰寫出、讓電腦學習特定棋類的試誤策略。至今我們都還可以在網路上,找到薩繆爾跟伯恩斯坦,和電腦對戰的歷史影像、影片。
圖一、左:薩繆爾和AI玩跳棋[5];右:伯恩斯坦和AI玩西洋棋[6]。
圖二、伯恩斯坦和AI玩西洋棋的影片[7]。
這些專案都太吸睛了,一在紐約時報、科學美國人等媒體上披露,即在社會上造成廣大的衝擊及討論,這些議題包括:這些AI的棋藝技能等級現在大概幾級?什麼時候可以打進職業賽?什麼時候可以打敗人類?…(等等,好像從Alpha GO對戰期間,聽過類似的輿論…)…總之,薩繆爾、伯恩斯坦、甚至幾何定理證明機的格倫特都變得非常出名。
感到不開心的股東和客戶們
不少人工智慧發展史的相關書籍都有提到此事,但也都描述地相當隱誨。麥可杜克在他的書中『Machine Who Think』曾這麼描述IBM總裁小華生遭遇的挑戰:
「…IBM原本允許伯恩斯坦用IBM 701玩遊戲的理由,是希望如果他成功的話,可以向世界—尤其是商業界—展現電腦可以解決和業務中一樣困難的問題。但是IBM的股東在會議質疑華生,他們想要為什麼在玩遊戲上浪費錢的解釋。
…IBM的銷售主管開始緊張,他們擔心公司銷售的機器,讓人心生恐懼而不敢購買。因此在經過商議後,電腦被包裝成一個只不過是很敏捷的白痴,並採用艾達・洛夫萊斯夫人(Ada / Countess Lovelace)的名言—機器只能做我們要它做的事—,以此為主軸、口號,並大肆推廣、宣傳。…」[8]。
於是,華生總裁受夠了[9],電腦這條產品線往計算更快的方向進行研發、而AI專案們則遭到中止:伯恩斯坦最後成為精神科醫生;格倫特回到物理學界;薩繆爾則到歐洲去、加入那些對他的跳棋專案有興趣的、IBM的競爭對手。至於羅徹斯特呢?似乎沒有很明確和中止AI專案事件相關的敘述,從其他參考資料(例如他的出版著作)研判,他仍然留在IBM裡,研發硬體相關的技術。
這不僅僅是單一事件,在1960年代後期,針對人工智慧技術的投資與發展,出現了兩種極端的反對聲音:
- AI好聰明、好可怕,我的工作隨時要被取代了(AI遊戲、機器翻譯…)。
- 目前的設備,還無法製作出完美的AI(明斯基的Perceptrons爭議[10])。
於是一點一滴的事件累積及壓力,漸漸形成了近十年的、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停滯期。
(如果有下集的話….那就待續….)
參考文獻:
[1]N. Rochester, J. Holland, L. Haibt and W. Duda, "Tests on a cell assembly theory of the action of the brain, using a large digital computer," in IR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, vol. 2, no. 3, pp. 80-93, September 1956, doi: 10.1109/TIT.1956.1056810.
[2] D. Crevier 1993, “… Intrigued, Rochester hoped that Minsky and McCarthy’s approach might help computers exhibit originality in problem solving, which was his main interest. …”, in AI: The Tumultuous Search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, p.40. New York, NY: BasicBooks. ISBN 0-465-02997-3.
[3] H. L. Gelernter and N. Rochester, "Intelligent Behavior in Problem-Solving Machines," in IBM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, vol. 2, no. 4, pp. 336-345, Oct. 1958, doi: 10.1147/rd.24.0336.
[4] Gelernter, H., J. R. Hansen, and Carl L. Gerberich. "A FORTRAN-compiled list-processing language." Journal of the ACM (JACM) 7.2 (1960): 87-101.
[8] P. McCorduck, “Machine Who Think”, p.187.
[9] D. Crevier 1993, in AI: The Tumultuous Search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, p.58. New York, NY: BasicBooks. ISBN 0-465-02997-3.
[10] M. Minsky, and S. Papert. "Perceptrons." (1969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