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「生成」到「審查」:AI 時代資訊自由的新戰場
許○諺
本研究針對生成式 AI 在民主與威權政治體制下的資訊治理差異,選擇 ChatGPT(代表民主體制的 AI 模式)與 DeepSeek (代表威權體制的 AI 模式)作為對照案例,分析兩者在資訊自由與內容審查上的運作邏輯。研究共分三階段進行:第一階段透過 15 項 AI 治理議題設計提示,進行政策與審查機制比較;第二階段以英文維基百科爭議詞條為觀測目標, 對兩模型各進行 10 次 API 測試,量化其回應策略(如拒絕回答、系統違規、多元觀點等), 據此計算敏感度得分並分級為高、中、低敏感;第三階段則以網絡視覺化分析展現各敏感 度詞條與回應策略、模型間的關聯結構,比較兩模型的審查強度與語意封鎖邏輯。初步結 果顯示,ChatGPT 傾向以「最小必要限制」面對敏感議題,形成「表面中立」的自由治理策略;而 DeepSeek 則採取「全面預防性管制」,對政治、歷史與性議題高度敏感,展現國 家主導資訊安全邏輯。本研究以 AI 平台審查策略的體制與回應差異,試圖揭露生成式 AI 如何成為當代「資訊自由」與「可見性政治」競爭的新場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