訊息公告

迎向新紀元 劉遠楨解析AI教育應用 打造智慧學習環境

【人工智慧跨域研究中心訊】
本校教學發展中心(教發中心)和人工智慧跨域研究中心(AI中心)延續前次合作,再次辦理新興教育科技應用與教學創新工作坊,於11月27日共同邀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校長劉遠楨,與校內師生分享AI教育應用新思維,從辨識模型、教學系統到學習環境的全方位創新,展示AI輔助教學的多元可能性,為教育科技發展開創新局。

「辨別式AI的重要性高於生成式AI,我們必須先理解其運作原理。」劉遠楨以此開場,深入剖析AI在教育領域的應用。他說明辨別式AI主要分為兩個階段:首先蒐集大數據進行模型訓練,再運用訓練完成的模型進行預測。以課堂學習為例,透過AI模型蒐集分析學生的專注行為數據,不僅能即時評估學習成效,更能協助教師靈活調整教學策略,打造更具互動性的學習環境,全面提升教學品質。

因應數位時代的教學需求,劉遠楨展示多項教育科技具體實踐的創新應用實例,例如結合辨別式與生成式AI打造模擬面試系統,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與互動能力。而在教學環境優化方面,他則分享運用大型觸控螢幕取代傳統黑板,不僅能即時保存教學內容,免去擦拭的繁瑣,更讓學生透過QR Code將重點同步至個人行動裝置,大幅提升教與學的效率。此外,他也特別舉例韓國教育最新推出的「電子化教科書」,說明AI如何根據學生的閱讀模式、習題練習與訂正過程提供學生專屬的個人化建議,包含評估其複習方式的有效性、知識點的吸收程度等,展現AI科技輔助學習的嶄新可能,並推動適性化學習發展。

面對AI教育新紀元的到來,劉遠楨強調跨領域整合的重要性:「AI應用並非專屬於資訊工程,更需要結合各領域專業知識,創造多元應用價值。」他指出未來教師的角色將更著重於引導學生正確運用AI工具,培養提問與互動能力,啟發獨立思考。無論是透過系統偵測學習行為,或運用生成式AI提供客製化學習建議,都將成為未來教育的關鍵環節。

本次工作坊吸引線上和實體共計60人參與,劉遠楨對AI教育科技應用的深入解析和豐富的案例分享,為與會師生提供具體教學創新的應用範例,更為AI教育新紀元指引發展方向。

 

 

劉遠楨教授提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師培生教室黑板,已全數替換為電子白板。(照片來源:AI中心)

 

劉遠楨教授舉例AI工具應用教育領域。(照片來源:AI中心)

 

本校教師向劉遠楨教授請益,關於AI發展語音校正系統的可行性。(照片來源:AI中心)

 

劉遠楨教授表示語音校正技術日趨成熟,具備前瞻性。(照片來源:AI中心)

 

 

---轉載自本校校園新聞連結 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