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研院專家沈志聰剖析生成式AI前景 展望產業科技創新優勢
【人工智慧跨域研究中心訊】
本校人工智慧跨域研究中心(AI中心)2024年末終場AI跨域講座第四場次「GenAI技術應用與市場展望」於12月6日在電算中心舉行,特邀工業技術研究院服科中心智慧平台經理沈志聰蒞臨演講,以其豐富的產業經驗,深入剖析生成式AI的技術原理、創新應用與市場前景,吸引眾多師生參與,共同探索AI技術如何重塑未來生活樣貌。
在技術層面的探討中,沈志聰深入解析深度學習的核心原理。他提到,透過多層次網路架構模擬人腦學習過程,深度學習技術在2012年實現重大突破,首次在ImageNet競賽中超越人類辨識能力。這項突破性進展為AI應用開創嶄新局面,促使如Clarifai等創新企業快速崛起,展現AI技術的無限可能。沈志聰特別強調,AI技術的進步不僅體現在準確率的提升,更重要的是其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適應能力與穩定性大幅提升,為產業應用奠定堅實基礎。
針對臺灣產業發展,沈志聰提出獨到見解:「臺灣在AI應用開發與硬體製造方面具備獨特優勢。」他建議臺灣企業應善用既有優勢,特別是在雲端服務伺服器產業的成功經驗,結合美國AI引擎開發創新應用,在全球AI浪潮中搶得先機。在應用展示環節,沈志聰以Alot智慧相機為例,展現AI技術如何在人臉辨識支付、自動駕駛、醫療影像分析到智慧農業等領域創造新價值。他也更進一步指出,臺灣擁有完整的產業鏈與充沛的技術人才,在全球AI發展浪潮中具備獨特競爭優勢,關鍵在於如何整合產學研資源,加速AI技術的商業化應用。
在互動交流環節中,與會師生對生成式AI的發展前景展現高度興趣,現場討論熱絡。其中,多位學生就AI技術的實務應用提出深入問題,展現本校學生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研究熱忱。對此,沈志聰認為,生成式AI不僅能創造全新內容,更可應用於藝術創作、產品設計等多元領域,將為產業帶來持續創新動能。
最後,沈志聰以最新市場數據作結:「生成式AI市場展現驚人成長潛力,預計年增長率達36.3%。」他指出,隨著美國創投與大型企業的持續投資,AI產業正迎來快速發展期。特別是自2013年以來,AI相關技術持續受到全球關注,並在2017年後進入應用成熟期,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
本場講座深入解析深度學習技術演進,從ImageNet競賽的突破性進展到Alot智慧相機的創新應用,展現AI技術在各產業的實務價值,此次講座不僅展示AI技術的多元應用前景,更為產學各界指引未來發展方向。
沈志聰經理以AloT智慧相機為例,說明深度學習在實際應用中的三大核心要素:資料(Data)、架構(Architecture)與硬體(Hardware)的整合運用,產生AI應用。 (照片來源:AI中心)
沈志聰經理展示 AI 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,詳細分析AI技術發展週期與市場潛力。(照片來源:AI中心)
講座現場座無虛席,與會師生專注聆聽深度學習原理的技術剖析,展現對AI技術的高度關注。(照片來源:AI中心)
沈志聰經理說明深度學習原理。(照片來源:AI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