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慧跨域研究中心成立 劉吉軒盼政大成良善 AI 的主導者
【校訊記者程心報導】
經過兩年的籌備期,今年 1 月本校校務會議通過成立政大人工智慧跨域研究中心(以下簡稱 AI 跨域中心)。「AI 跨域中心的定位是跨域,而不是注重核心技術研發。」接下中心主任的劉吉軒表示,推動各學院間的跨域連結形成學術社群,以及開設相關課程進行 AI 跨人才培育,將會是未來AI 跨域中心發展的兩大主軸。
「我們希望AI跨域中心不只是一般的校級研究中心,而是帶有一部分的教學功能。」劉吉軒認為,AI在短時間內對社會造成衝擊,政大也必須在人才培育上提出因應措施。因此,在下一學年度中,不分科系的政大學生皆有機會修習 AI課程,除了學士學位學程,也有微學程可供選擇。劉吉軒說明,大部分學生可投入的學習時數有限,因此 AI 跨域中心規劃九學分的微學程,從入門、技術工具介紹到最後的專題實作課程,幫助政大學生建立對 AI 的基礎認知,「並不是從頭開始學寫程式,而是在課程中讓學生知道 AI 有什麼用處和技術,可以拿來和自身專業結合。」劉吉軒說明,目前已規劃2至3位教學研究人員負責課程教授,一班預計可容納 50 至 60 位學生,期望能讓校內百分之十的學生修習課程,他也表示,待中心發展成熟,也會漸進式擴大課程可修習人數,促進校內 AI 思維的普及化。
此外,劉吉軒也期望AI跨域中心能作為校內跨域技術聯繫窗口,幫助各學院的研究團隊或單位導入AI技術,提供外界更完整的諮詢和服務。他舉例,公行系營運的數位治理中心長期受政府部門委託,進行政策研擬和議題探討,然而,隨著 AI 發展逐漸成熟,數位政策專業可能也需要掌握資訊科技技術的運用,才能提出更全面更有效的解方。劉吉軒指出目前中心已陸續接觸校內各單位,他也期望未來能藉助廣大校友之力,一同推動更多跨域的產學合作。
「AI 不會取代你,但是會用 AI 的人會取代你。」面對 AI 帶來的影響,劉吉軒指出唯有知己知彼,才能建立優勢,因此AI 微學程正是希望讓學生建立認知的能力,並知道如何為我所用,進一步將其融入到專業裡,促使內涵上的提升和體制上的變革。劉吉軒期望政大未來能做為良善 AI 的主導者,藉由跨域知識結合,積極針對人文關懷、社會制度、人機協作等問題提出解方,引導科技提升人類福祉,協助帶領社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。
AI 跨域中心規劃九學分的微學程,從入門、技術工具介紹到最後的專題實作課程,幫助政大學生建立對 AI 的基礎認知。(攝影:秘書處)
自 1990 年代開始接觸 AI 的劉吉軒認為,資訊科技和人文社會學科結合是必要且必然的趨勢。(攝影:秘書處)
【本校校園新聞連結】